光从东方来平台主要以讲座驱动,请点击讲座预告,了解即将讲座预告信息,关于我们是做什么的,请点击关于我们
油管订阅和网盘下载,请见主页
光从东方来平台主要以讲座驱动,请点击讲座预告,了解即将讲座预告信息,关于我们是做什么的,请点击关于我们
油管订阅和网盘下载,请见主页
1 孔子: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耶稣: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 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 14:26) 耶稣的到来,对孔子是会构成挑战的。 2 所罗门:我就称赞快乐,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因为他在日光之下,神赐他一生的年日,要从劳碌中,时常享受所得的。 (Eccl. 8:15 CUS) 诗人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3 原来妖魔鬼怪不过是一股子邪念而化 4 内丹不过是操练身体之术,益处有限。无论外丹还是内丹都是在被造物身上找永恒的基础,而被造物都是从虚无中造成的,因此,无论什么丹都将一无所成。 5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是从老子一,二,三,万物的世界观来的,顺则成人,逆则成丹。谁顺谁逆取决于自己,并且丹道的精髓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是独化,自救。如此,道家乃自救论无疑。基督教乃上帝从虚无中造万有,又以道成肉身与其造物联合,万物离了上帝不能独存。因此,基督教是他救,认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为救主。你要尽心,尽魂,尽意,尽力,前三者是指心灵(即神)而言,力是指精气而言,对于基督徒而言,乃是将精气神倾注于道,即与神相交,此乃神化,非独化。世界观不同,造就了操练之大异。 6 吞吐日月之精气远不如领受神的恩典,因为神是创造天地日月的。 7 为何妖精都是有动植物甚至石头所化,为何它们都想变成人?其实妖精所体现的精神正是那股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的劲。因受造之物指望神的众子显出来,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入神儿女自由的荣耀。(罗8:19-21)。这就能理解,妖精为何都想变成人了。 8 人是万物的目标,上帝是人的目标。 9 释读中庸: 所谓天命即爱上帝爱人。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就是天人合一之道,因为把自己的意志服从于爱上帝爱人之诫命下就是恢复了与上帝爱的关系。 、 10 天子不是地上的君王,乃是每个相信耶稣基督,借着洗礼加入教会的人。他们真是耶稣的弟兄姐妹,是天父的儿女。 11 贱民如草,因为中国人缺少一种天父的观念,因为在今世找不到一种平等的基点。但在天父那里人人都是人,都一样尊贵,每个人的命都很宝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全然错了,上天并非不仁,若如此,我们的天父怎能舍弃自己的爱子,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呢? 12 人的价值和尊严,不在乎今生的荣华富贵,如主耶稣所言:“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丢了自己的性命,有什么益处呢?“,而在乎借着信靠主耶稣成为天父的儿子,因为神儿子的身份岂不比这个世界的一切荣华富贵来的宝贵吗?因此,努力成为天父的儿子吧?诚如主耶稣所言,你们要完全,向你的天父一样完全,因为日光照好人,也照歹人。 13 在理中,你是你,我是我,因为,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你是个体,我是个体, 如此,就分开了你我。在爱中,你才是你,我才是我,因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是人格,我是人格,如此,就成全了你我。穷理,尽情而已;无理,邪情生矣。理之本,道也,情之本,爱也。上帝就是爱,圣子就是道,如此,情理本乎上帝。
近些年读神学,脑子里想了很多,有些话几日挥之不去,就干脆记了下来,遂成了这篇随想的来源。此篇乃个人随想,不喜请路过。 1 呼求耶稣圣名就是读经,因为整本圣经指向的就是他。 2 孤独即地狱,因为上帝是独立而不改,但他并不孤独。他是三位一体的。因此人之为人爱神爱人 3 节制的开端是控制饮食和睡眠,在灵修术语中叫禁食和守夜 4 如果这些年我在灵修方面有什么长进的话,就是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罪人,是罪人中的罪魁。 5 叫万物各从其类的是上帝的旨意——认信者马克西姆把它叫做理(λόγοι),而不是各物的本性。我们不被本性界定而被上帝界定,也就是上帝的美意界定。上帝说各从其类就各从其类,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本性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在末了,这朽坏的要变成不朽的,万物的本性变化了,但它们的类别没有发生变化,因为上帝造万物各从其类,不会改变。理不变,因上帝的旨意永远长存,理只做天命/神意解即可。 6 灵与物只是一气之化,物可灵也,体贴圣灵则灵,灵可物也,体贴肉体即是物。 7 敬拜,祈祷,感谢就是真正的神学。如艾瓦格里(Evagrius)所言,真祈祷者是神学家,神学家真祈祷。 8 家庭是小教会 教会是大家庭 9 灵修需要关闭感觉是因为我们的心思早已经习惯了跟随感觉和肉体的欢愉四处奔走,迷失了自己,但真正的罪不是感觉和肉体的欢愉本身,而是心思从上帝身上转离了。 10 如果在夜空中有流星和明月,那为何拒绝上帝以其隐秘的方式在自然之书和人之良心中显明他自己呢?诚然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真正的罪是人不感谢上帝,拒绝他,于是无知的心就昏暗了开始造偶像。
注:新英格兰指美国东部六州,我们今年十月初从其中之一的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举家搬到伦敦。 1 暑假一日,万里无云,与朋友家孩子约起去附近公园玩。那天朋友家带了块小滑板(mini Cruiser)。我踩上去,滑了一会,觉得还挺好玩的,只是觉得尺寸有些小,就在网上买了一块标准尺寸的滑板。心理想着让老大学滑板,但自己也是想玩的。买的时候,我跟老大说,如果你能坚持每天玩半小时,一个月后,我就把这块滑板送给你。然后,我带着老大几乎天天去滑,老大刚开始还有兴趣练习,后来觉得累,就不怎么滑了。但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滑板,跟太太说是为了锻炼身体,但实在享受滑行时乘风的感觉。来到伦敦后,我就立即入了两个二手滑板,作为去火车站地铁站时的”交通工具“。 2 八月中旬开始,我们准备搬家事宜,所有的家具、家电、衣物、书籍,要么卖掉,要么送人,要么捐给Savers,要么放到马路边写上免费。八月底,我们准备驱车去营地(欲知为何去营地玩,请看上一篇记事十则),车被塞得满满当当。太太突然发现车里有两个箱子挺占空间,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就问我:”里面装的是啥?“ 我说:”里面装的都是废纸,用来烧炭和篝火用的。“ 太太惊呆了,表示从未想到有人会将废纸装到两个箱子里占地方!最终我还是留了一箱废纸,因为我太喜欢用废纸点燃篝火的感觉。 3 六月底,我们准备去New Hamsphire的白山,发现大儿子幼儿园时的同学Peter老家就在白山附近。原来Peter的姥爷是一位东正教神父,也是从圣十字架神学院毕业的,说可以到他们家住几天,招待我们。我们带着意外和感恩,决定去拜访他们一下。到了那里先去附近的湖边游泳,在沙滩玩,然后吃了Peter妈妈做的希腊风味午餐、听八十三岁的老神父聊天,非常享受。没有想到的是,在八月底我们出去露营并寻找周末的住处时,她们说我们可以住在她家,完全免费,而且可以住五天!我们到了以后,才发现,他们并不是给我们一间房,而是把他们家旁边的一栋两层小楼(三室一厅)都给我们独享!在湖边还有一艘他家的小舟可以让我们随意使用!当天下午,神父又从自家后院摘了一些瓜果供我们食用。我想基督的爱一定在他们心里,因为我真切感受到了。 4 波士顿的房子到期后,我们的签证和机票都还没有下来,之前我们所在华人教会同一小组的基督徒夫妇跟我们说:”你们可以住在我们家里。“ 当时,我们已经订好了几个露营地,想着9月中旬飞伦敦前的住处是有着落的,就没有去。但到了九月中旬,去英国的签证还没有下来,我们只好退掉机票,需要再觅落脚之处。此时想起他们的邀请,就问可不可住他们家,他们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提前一天做了新冠测试,得到阴性结果后就驱车去了他们家。从九月中旬入住,到等待签证的漫长过程,再到签证下来后购买合适的机票,我们在他们家呆了差不多一个月!他们为人随和,生活自律,思想理性成熟,孩子懂事,不时问询我们的签证,计划等,并为我们祷告。男主人说:我们刚到他家时,他还不确定去伦敦是否是神对我们的带领,但当他一路陪同我们走来,看到神是如何通过了签证、预备了资金、安排了我们在伦敦的住房、甚至有当地的姐妹为我太太介绍工作(虽然后来没有去成),他就很确定这是神的带领了(比我们的信心还大)!每逢回想,实在感恩这段在主里美好的相交。愿主祝福他们这般的好客与热心。他们一家和神父一家让我想起经上的话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约 13:35)“ 5 去年暑假,我们约好跟一位姐妹在公园玩。期间她提到大女儿最近老是问她一些神学问题,看看我能不能回答一下,并且还问我有没有兴趣教她女儿神学课。随后,她大女儿就问了我一些神学问题,大体是关于上帝为何是三一的,我简要回答了一下,就回家去了。我当时以为姐妹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她是认真的,就在去年秋季给她女儿开了第一期的教会历史课,我觉得课程可能会有些枯燥,但没想到她女儿还挺喜欢听。第一期完后,今年春季,又有一位小朋友加入,开了第二期,效果其实是超乎我想象的。第二期开完后,姐妹又要求我开课,我想与其这样不如我自己开个学堂吧。就这样,我在今年暑假开办了亚略巴古学堂,除了搬家前后暂停了一个多月,一直开课到如今,课程主要是教会历史课,初级古典希腊语课,人数虽然不多,但参与的学员都很委身。开办亚略巴古学堂离不开那位姐妹的督促、帮助、支持和代祷。我想上帝是让我谦卑,他乐意安排一些弟兄姐妹在我周围,一同开启一些美好的事工。 6 去年暑假应国内一位牧者邀请,在网上讲了一次东正教灵修课程,共三讲。8月应CIU一位牧者邀请,简短做了一次关于东正教灵修的讲座。同月,在一间教会开始每月一次的讲道服侍。今年暑假,开办亚略巴古学堂,最初只是想给青少年讲教会历史课,没曾想不少成人也感兴趣,索性也开设了成人班。我们来伦敦前,有弟兄姐妹和慕道友跟我们说,可以考虑开个Youtube频道,我想现在是时候考虑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口舌笨拙的人,不善言辞,不曾想到了今日的地步,这实在是主的恩典。 7 到伦敦后,创世纪刚好讲道亚伯拉罕,故讲了这个题目:举家寄居,定睛天国——亚伯拉罕蒙召记。我默想亚伯拉罕蒙召,真是举家搬迁,义无反顾,不给自己留退路,很是感动。故与妻子分享,妻子说:”但亚伯拉罕有很多钱啊!我们没有!“我说:”亚伯拉罕也有也他的难处,你看,他75岁出来,25年后才有自己的孩子啊,我们的难处不一样而已。“妻子又说:”但是我们没有钱。“好吧,虽然我们没有钱,我们还是来到了伦敦这世界上最贵的城市。神是要如何为我们开道路呢? 8 有一段时间,我微信公号”清心乃圣祷“老发不出去文章,心里不觉恼火。后来,有几次,我的一些学堂海报都遭到屏蔽,一打听才知是触到了敏感词什么的。后来与一弟兄分享,那弟兄说:”写微信老是要自我审查,你不如自己建个网站,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这个主意不错,就有了这个网站,看来我的微信公号只能等着被”封圣“了。 9 最近太太找到了一份在香奈儿专柜做导购的临时工作。她说,香奈儿几个包包的钱就够我们一年的学费了。不少买包的中国客人都还是学生,有的在说怎么前些日子没有跟老爸要另外一张卡,真是出生即巅峰。我笑道:”出生即巅峰,简称’生巅‘。”我们要如何与这些”生巅“的人”比较“呢?我们的盼望如果不在主,还能在哪里呢? 10 近日给孩子们上课,我问:“《安东尼传》中安东尼见的魔鬼的形象和声音都是眼耳能听到看到的,还是魔鬼在他心里产生的幻相?“ 孩子们都认为是后者,即安东尼心里产生的幻想,并不是肉眼能看到,肉耳能听到的。我说,那为何他在古堡的时候,古堡外的人也能听见声音呢?可见魔鬼能在空气中产生声音,能伤害人的身体(参约伯记),能产生肉眼能看见的幻影。其实《圣安东尼传》是研究魔鬼的极好材料,可惜了。数年前听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说,心理学家们的看法跟孩子的回答一样,认为修士们出现了幻觉,放到现代,圣安东尼怕是要被送进精神病院的。
按:讲座题目为“东正教灵修传统——以《爱神集》1(φιλοκαλία Philokalia) 为例”。此讲座是笔者在2020年应哥伦比亚国际大学(CIU)的邀请做的一期神学精华讲座。该讲座介绍了圣山的尼哥底母编辑的《爱神集》的背景以及其主要内容:心祷,又称圣祷,耶稣祷文,警醒祈祷等。该讲座只有录音,请点击,欢迎聆听下载。 据部分读者反映,目前录音已经看不到了。录音下载请见: 在国内通常译为《慕善集》或《爱美集》,希腊原文为:φιλοκαλία, φιλο有相亲相爱之意,καλία字面意思为善的,美的,希腊哲学中指太一,即至高神,在基督教语境下就是指上帝。故笔者翻译为《爱神集》 ↩︎
*新英格兰指美国东部六大州,我们近期从美国波士顿搬家至伦敦 1 我们一位美国朋友住海边,一次去他家玩。我随口问起为什么美国人这么爱BBQ,每家后院都有个烧烤架,我们家没有,也不知道怎么烧烤。那位朋友听了,就说给我们留意附近有没有烧烤架。结果没过几周,他们就送给我们一个烧烤架,说是有一家人不用了,免费给的。我就在网上买了套烧烤工具,开始做汉堡,热狗,带着孩子在后院吃。 2 我太太有一天兴奋地跟我说:”我的美国朋友爱丽丝真幸福,这两天她老公单独带着孩子露营两天。“ 我跟她说:”我也可以啊,我可以先试试从露营一天开始。“ 于是,今年5月份,我带两个孩子在外面露营一晚,我提前买了个小型的烧烤架,棉花糖,用上次租客留下的炭,还带了一大袋废纸,用于烧炭和篝火。我买好票,驱车去营地,在营地买了篝火用的柴(营地要求只能用他们那的柴)。孩子们特别兴奋,来了就让我烧篝火,烤起棉花糖。晚上又拿着手电筒,头灯闹腾,那一晚我们睡在车里(把车后座放下就当床睡了)。从那次开始,我爱上的露营,尤其是烧篝火的环节,看着火焰从一小点往上燃,加上柴,火焰就越来越高,心里莫名地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3 我和太太都不太喜欢搭帐篷露营。可我心里又想着再去露营。于是,我们7月去尼亚加拉大瀑布时,没有住旅馆,而是找了个露营地,住小木屋。再次开启篝火,棉花糖,烧烤BBQ模式。我们房子八月底到期,机票定的9月15日,因为我们准备去伦敦,房东也不让在多住几天。我们想与其麻烦别人,不如再去露营。于是从8月底到九月中旬,我们几乎都过着露营的生活,期间周末有朋友招待我们。我们最开始住了小木屋,后来住露营车。孩子们跟我们一路奔波,我们虽然累,但他们很开心。这差不多半个月的露营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两个词:放逐和寄居。在露营中,我似乎把自己流放了,又清楚地意识到我在地上没有一个永远的家。 4 我们来伦敦后,小儿子发芽跟我说:”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去露营呀?去篝火呀?“ 我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喜欢露营,孩子们也享受其中,也给他们带去了美好的回忆。露营似乎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5 到伦敦后,姐妹房东招待了午晚餐。次日,房东带我们去逛超市,宜家置办一些日用品和食物,一整天充实,感谢主。到伦敦第三日,坐地铁去办BRP无果,下午五时,一位姐妹托人送来热水壶,高压锅,煮饭锅,炒锅,几套碗碟,一桌子,感恩。 6 我导师是个中国通,跟导师第一次见面,他上来就跟我说普通话,于是我们全程用普通话交流。第一次去亚非学院的图书馆,发现图书馆不是按编号区分的,而是按地区,民族分层划区,比如C层主要是中国和日本文献,D层主要是中亚地区的文献等。 7 有一次,在老师办公室学满语课,一位研究印度的学者经过,说:”其实我一直想学满语课的。“ 导师说:”那就来加入我们吧。“ 又一次满语课上,一位朝鲜族的中国人说:”其实,满语的发音有不少跟韩语类似的地方。“导师感慨道:”我应该学韩语的,韩语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语言。“ 原来导师们丝毫不觉得多学一门语言是一种负担,他们似乎乐在其中。 8 最近对两个词体会越来越多,一个是碎片,一个是方法。历史留给我们的是碎片,学者们只能基于这些碎片试图去拼错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然而,不同学者的路径和方法不同,他们讲的故事又不同。可见,不提求学为做人了,求学能求真都非常难。如同,基于一个杯子的些许碎片去揣测杯子的形状,用途等。 9 最近去了一个希腊正教会,惊叹于几乎全程都是希腊语,几乎全体都是希腊人。除了极个别的词,我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我刚进入时,一位唱诗的人不时看向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个外国人。我回家后跟太太分享,太太说:”他们就像这边的华人教会,大家都用普通话交流。” 她说得对,如果大部分都是希腊人,他们为什么要用英文礼拜呢? 10 一次教教会历史,讲尼撒的格列高利写的《论不是三位神》,课后,一位学员问我:”我们不是总是说,有一位神。这个说法是不是指数字1?“ 我回答:”当然包含数字一的含义,但也要超越数字一的理解。我个人觉得,一位神是指上帝是超越的一,是超越数字的一。只有真神才不受数字一的束缚,从而可以有圣父、圣子、圣灵之三的存在模式。如果我们把一位神只看成数字的一,那圣父、圣子、圣灵之三就无法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