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本讲座圣经正典的形成过程(教父角度),指明圣经正典是在教会对抗异端的结果之一。讲稿问答由喵淼杪妙整理,经阿甲修订而成。Enjoy!

若要引用本文,请按以下格式:袁永甲《圣经正典的形成》,教会历史第二季希腊传统第三课 (伦敦:光从东方来,2024年2月2日),本网页网址,引用日期。也请参考版权申明

油管订阅和网盘下载,请见主页

讲稿正文

圣经正典的形成

一、方法论和视角

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很重要,目前有两个层面。其中之一,叫做科学的方法论。

所谓科学的方法论,最初是适用于这个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众所周知,像物理、化学、数学这类科目,都有自己的一套非常科学的方法。在二十世纪——具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理科(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开始对文科产生影响。大家已经开始抛弃传统的、文科的研究方法论。

传统的文科方法是什么呢?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就是所谓的"求学为做人"。对于西方人来说,就是"把房子建在磐石上":西方的大学最初都是由教会建立的,但现在的大学已经彻底世俗化了。正因如此,他们的方法论错了。现代,他们采用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最初攻击的是《圣经》的文本,这种方法叫做"历史批判"。

他们最初创造的一个《圣经》版本,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校勘本。对于后来的一些教父著作,他们也有校勘本。并不是说制作《圣经》的校勘本是一种错误,这种行为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他们在制作这个校勘本的过程中,试图告诉你:《圣经》其实不是上帝的话语,《圣经》受到了以色列人周边的宗教、民族文化的影响。总的来说,与历史批判方法对应的神学流派,我们把它叫做"自由派"。目前,自由派神学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

本节课所讲《圣经》正典的形成过程,当然不是从历史批判的视角去谈。《圣经》的文本形成的过程,不是这节课的内容,《圣经》的正典(canon)被确立的这个过程,才是这节课的重点。比起历史批判的视角,更多的是从教父学的角度来讲解。从各种意义上说,研究《圣经》都是教会的内部事务。如果你仔细观察了这些用历史批判方法研究《圣经》的人,就会发现他们背后有一股势力在赞助、扶持他们。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感到理直气壮,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这种现象,是需要大家留意的。

二、关于《圣经》正典的历史背景

《圣经》的正典其实在公元2至3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了。从耶稣门徒的下一代弟子起,《圣经》就被陆陆续续写出来,与此同时,《圣经》在教会里面流行开来之后,有很多异端教派也开始采用这些福音书,但他们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被加入异端的理解之后的书卷,也在教会里面流传,就形成了现在所谓的"伪经"的概念。

当时比较流行的几个异端之一就是"诺斯替主义"。

准确地说,“诺斯替主义"不是当时的一个异端,当时也没有这个称谓,这个名称是一位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提出的概念。“诺斯替主义"的大概意思是"灵肉二元性"的概念,并且注重灵性、贬低肉体,这是"诺斯替主义"的特点之一。

在埃及沙漠出土的诺斯替文献,主要是用科普特文写成。为何如此?是因为希腊文的《圣经》经历了一个筛选正典的过程,所以那些有诺斯替主义色彩的用希腊文写的福音书版本没有被保存下来,而是保留在科普特文献里面。

当时埃及的那片沙漠,并不只有基督教的沙漠修士存在,还有犹太教艾塞尼派的修士、摩尼教的修士等,这些分属不同宗教的修士们可能在沙漠中的不同地方修道。所以,我们可以说:埃及沙漠是一个修道重镇。

现在保留下来的这些有"诺斯替主义"色彩的福音书有[《腓立比福音》]{.mark}《多马福音》等,都是属于"诺斯替主义"的文献。这些伪福音书中约80%的内容与正统福音书的记录、教导相同,但有约20%的内容插入了一些他们自己的理解。

此外,在二至三世纪就形成的"马西安主义"也是非常早期的基督教异端教派。

简单地说。基督教正典产生的过程,就是与异端对抗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正是这些异端人士首先提出了”《圣经》正典"的概念。

比如马西安主义者们就拒绝《旧约》,他们说整本《旧约》都是邪恶的,《旧约》的上帝是一位邪恶的、只知道杀戮的神灵,而《新约》的上帝才是更高级的、充满爱心的。这种观点,当然是受到了诺斯替主义的影响。马西安教派只承认《路加福音》和保罗书信是正典。然而,正是这个"马西安主义"异端提出了”《圣经》正典"的概念。

另外一个对《圣经》提出挑战的异端,就是所谓的孟他努派(Montanist),它的一个特点就是说方言。他们自称可以被圣灵感动、通过圣灵说话,拥有两位女先知同工,还强调苦修。另外,他们引发了一个对《圣经》权威的挑战:只要一个人能受圣灵感动,那么受圣灵感动所说出的话语就可以取代《圣经》经文的作用。同时,这也对《圣经》文本构成了一个挑战——具体地说,只要教会里面出现一批所谓的"灵知分子"或"特别属灵的人",那么他们所说的话就可以取代使徒留下的书信。

“诺斯替主义"的问题,主要在于夹带私货。他们把使徒的教导和他们自己的教导融合在一起,用这种方法写成《多马福音》《多马行传》《彼得行传》等伪经,起到了混淆视听的影响。

还有"马西安主义”,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对"《圣经》正典"的理解,同时也提出了对《圣经》正典的挑战。在孟他努派看来,即使没有《圣经》、使徒著作,教会也可以独自存在。

从教会正统信仰的角度来说,这些异端的教导当然是被批驳了。

在东正教的传统之中,东正教的"正"(orthodox),与君士坦丁确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者说,这个"正"本身就带有一种政治正确的意义。因为教会得到了官方的赞助和肯定,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国教。

君士坦丁在公元313年发布了《米兰敕令》,又在325年举办了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还在330年把首都迁到了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大帝所做的这三件大事,都是非常好的、极其伟大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君士坦丁开启的这种政教关系,被后世的东正教会视作理想模式。之所以提及这段历史,是想告诉大家:当时的教会在与异端的对话过程中,恰好赶上了这个被政权赞助的时代。在政权的庇护下,《圣经》正典的形成、大公会议的举办,公会决议的贯彻、实施,教会一系列的措施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诸位教父对《圣经》正典的看法

教父没有从政治角度去考量《圣经》正典的问题,他们采用的是使徒教父爱任纽的观点,即使徒统绪。他们从信仰、大公传统的角度,提出了这个"《圣经》正典"的概念。

正典这个词英文是canon,希腊文原意是植物的苇秆、在希腊地区,苇秆最初起到如尺子一样的长度测量的作用。后引申为准则、法度、法律的概念。所以《圣经》正典的概念就是哪些《圣经》是canon的,是真正的、正确的《圣经》,是始终留下的教导。

一些代表性的教父如神学家格里高利、金口约翰、爱任纽、奥利金都谈到了《圣经》正典的内容。根据优西比乌教会史里面的记载,一个大概于364年在老底嘉举办的地方会议、阿塔纳修在367年的时候的复活节信(第39封书信)中都记载了《圣经》的正典。所以《圣经》的正典需要教会的教父们、使徒的传人、使徒统绪的传人去确立、分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比如泰坦,他是2世纪中期的人,他的《四福音合参》将希腊文的四福音书翻译成叙利亚文,他可能是早期认为四福音书和使徒保罗书信是《圣经》正典的人。

爱任纽在他《驳异端》的1.20.1提到四福音书、13封保罗书信、彼得一书,约翰一书和二书、雅各书、希伯来书都是圣经的正典。当然,早期教父已经对希伯来书的作者提出过质疑,并且指出异端的教导,不是来自使徒的传统,而是混淆视听和伪造。爱任纽是护教士,他认为诺斯替的文献,夹杂了使徒的教导,但实际要教导的却不是使徒的而是他们自己想教导的内容。

在此提醒大家,目前国内提倡一种叫基督教中国化的概念。这跟明清时期三教合一运动差不多,就是想告诉你,孔孟老子、甚至国家都有基督教的教导,所以大家就一家亲好了。这种方式是需要留意的,至少早期教会是不是这么回应的、早期教会是在对抗这些的。

1.优西比乌《教会史》的见证

优西比乌《教会史》是早期教会历史的重要见证。有一个3世纪初的主教叫塞拉皮昂,他有一篇作品就是关于所谓的彼得福音书,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伪作。

优西比乌《教会史》中塞拉皮昂的书信是这样说的:

  • “亲爱的弟兄们,如同接纳基督一样,我们也接纳彼得和其他使徒,但是,我们拒绝接受那些假冒他们之名写成的作品,因为前人并未将这些作品留传给我们。当我上次造访你们时,我以为,你们所有人都笃守真信仰,因此,在并未通读他们号称彼得作品的那本"福音书"的情况下,我单单说道"倘若读此书只是 让你们之间产生一些无伤大雅的意见分歧,那就读它吧。"但是,当我得知[你们中间]有些人已被异端俘获时,弟兄们,我热切地盼望能再次造访你们,越快越好!我非常了解马克里安异端(Macrian's heresy)而且清楚地知道他自相矛盾,并不明白他自己所说的。我从其他一些人那里借来这本福音书。这些人之所以研读此"福音书而他们所继承的[思想]正是来自那些被我们称为"幻影论者"'的人,同样,马克里安异端也是源自这些"幻影论者"。(优西比乌《教会史》6卷.12节)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圣经》正典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必须是出自使徒之手,或者写作这个书卷的人是使徒的亲传弟子。比如说路加,他写的使徒行传主要记录的是保罗的宣教过程。为何他可以写?因为他是和保罗一起的同工。

所以,如果中国教会将来出现一位所谓的先知,宣称被上帝的灵提到哪里,然后告诉他应该写一本新的福音书,那该不该信呢?当然不该信,这在早期教会就已经发生过了。

为什么说塞拉皮昂说彼得福音书是伪造的?很明显这也有使徒统绪的概念。3世纪初的时候,塞拉皮昂是爱任纽的第三代、第四代弟子,所以他能分辨哪些教导是来自使徒的,哪些不是使徒的教导——不只是来自书面的、还包括口头的传统,

塞拉皮昂在这封信里面说这些人之所以研读伪福音书,是因为他们所继承的思想正是那来自被称为"幻影论者"的马克里安异端,马克尼安异端也是源自这些幻影论者,所以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两个特点,第一,这些福音书或使徒行传是伪造的;第二,这些伪作里面包含了他们异端的教导。

所以我们看到《圣经》正典的形成过程,简直就是与异端对抗的一个过程。

2.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

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也谈到了一些他对《圣经》正典的理解:

  • “他还援引了一些有所争议的作品《所罗门智慧书》、《西拉之子耶稣智慧书》(theWisdom Jesus the Son sirach 或译便西拉智训)、《希伯来书》、《巴拿巴书》、《克莱门前书》和《克莱门后书)),以及《犹大书》。他不仅简要地说明了所有的圣经正典经卷甚至还解释了那些有所争议的作品,即《犹大书》和其他一些大公书信、《巴拿巴书》《教会史》以及所谓的《彼得启示录》(6.13)
  • 至于《希伯来书)),他认为,此封书信乃是保罗为希伯来人的缘故用希伯来文写就的,后由路加为希腊人的缘故小心谨慎地翻译成希腊文。(《教会史》6.14)”

由此可以看到,克莱门特还是相信《希伯来书》的作者就是保罗,但在当时已经有人质疑《希伯来书》的作者是否是保罗,这也导致了现在有些主流学者不认为《希伯来书》是直接源自于保罗的作品,这是在使徒教父时期就已经提出过的质疑。

接下来,他关于四福音书写成的先后顺序的看法:

  • “关于四福音书写成的先后顺序,有一传自最早期教会长老的传统说法,即带有家谱《马可福音》的那两部福音书最先写成,紧随其后。马可跟随彼得多年,记得他所说的。当时,彼得藉着圣灵,在罗马公开宣讲福音。不少信众敦促马可,请他写下彼得的所有宣讲。马可这样做了,并且还送给他们每人一份副本。彼得得知此事后并未表示反对,也没有加以宣扬。最后约翰意识到,上述三部福音书已详细记录了外在的细节,于是在门徒的敦促下,在圣灵不可阻挡的驱使下,写下一部属灵的福音书。(《教会史》6.14)”

现在的学者普遍认为马可福音才是最早写作的,但是克莱门特这个认为马太福音才是最早的福音书,马可福音紧随其后。

现在的学者也普遍地认为约翰福音不是约翰本人写的,他们会推断说虽然不是约翰本人写的,至少还是使徒约翰的门徒圈子内写成的,所以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从教父的视角来看,说约翰就是约翰福音的作者,问题也不大。

3.奥利金

奥利金可能是第一位比较全能型的《圣经》学者。拉丁教父哲罗姆或者又译名耶柔米的武加大译本,将希伯来文的《圣经》翻译成这个拉丁文其实就受到了奥利金的影响。奥利金是讲究追求原文的,这是在《圣经》传统里的学术精神。可以肯定地说,教父们不只是属灵程度高而已,其实有很多的教父,尤其是那种被冠以神学家前缀名称的教父——比如神学家格里高利其实都是当时非常有水准的最顶尖的学者,他们在学术上是非常厉害的,奥利金就是这样的一个表率。在当时,奥古斯丁都没有超过他的名声,就是他影响了这个整个教会的注经传统。

奥利金对神的话语是非常关注的,他精通希伯来语。并不是所有的希腊教父都精通希伯来语,由于离叙利亚地区很近,他们也许能听懂叙利亚语,但是直接学习希伯来语的并不多。

  • 奥利金辛勤注经,不仅因此精通希伯来语,而且还获得了一份至今仍在犹太人中流传的希伯来文原文文本。除了七十士希腊文译本之外,他还收集了一些其他的译本,其中有如下常用译本:亚居拉译本 (the version ofAguila)、叙马库斯译本 (the version ofSymmachus)和狄奥多回译本 (the version of Theodotion)。此外奥利金甚至还发现了一些久已失传的译本,使之重现天曰。他将所有这些译本排成彼此相邻的平行纵列,放于希伯来文原文之后,从而编成所谓的《旧约五译》一书。此外,他还按照类似做法,将亚居拉译本、叙马库斯译本、狄奥多田译本这三份译本排在七十士译本之后,编成另外一部作品,即《旧约四译))Tetrapla)(《教会史》6.16)

《圣经》手稿和版本的编辑工作应不应该做?应该,因为《圣经》是神的话语,是很重要的。如果说原文都不能读进去,版本的流传程度都不知道,就不要谈注经了。这是注经的一个层面,注经的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圣洁的生活。就是属灵生命是否达清心圣祷的地步,如阿塔纳修啊和卡帕多西亚三教父,这是注经的另外一把钥匙。

这就是迄今为止的释经学里仍然存在的问题。从教会角度来说,我个人的看法认为,其实东方教会后期没有将奥利金这样的学术传统(从学术方面、原文角度来重视《圣经》)视作与属灵传统、灵修传统同等重要的一个地步。灵修传统所产生的释经学意味着一个人必须要活出基督的诫命,《圣经》的话语才向他揭示,这种灵修角度在东方教会传统中才占据主流。现代的西方学者对《圣经》研究的博士专业背景都不是在这种灵修角度的释经传统中形成的,但对早期教会来说,灵修跟释经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内在能够清心祈祷,外在才能读懂解释《圣经》的话。

一个非常有名的一个早期的灵修大师艾瓦格里,就说过他说,真正祈祷的是神学家,一个神学家真是能真正祈祷的人。按照这个标准,现在所有的所谓的这个新旧约博士,那都不是神学家了,这种张力需要被看见。

为什么在罗马天主教对《圣经》的注经传统,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很要强,原因很简单,从哲罗姆就开始了。哲罗姆选择从希伯来原文,而不是从七十士译本翻译旧约《圣经》就可以看出罗马天主教在学术方面的重视程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奥利金的贡献被延伸到了西方教会。

从后来的发展看,我并没有看出东方的教会对《圣经》原文的注释上像西方那么重视。这是两种不同的释经方法论。

四、奥利金论正典

以下是奥利金对《圣经》正典的理解:

《创世记》(这是我们的说法①,希伯来人则称之为Bresith,即起始语"起初"的希伯来文);

《出埃及记》(Ouele smoth,即"这些是名字”),

《利未记》(Ouikkra,即"于是他[耶和华〕呼召");《民数记》[(Ammes phekodeim)]

《申命记》(Elle addebareim,即"………所说的话");

《嫩的儿子约书亚》(Joshua ben nun)

《士师记·路得记》(Sophetim,两书在希伯来文原文合为一书);

《列王纪一》和《列王纪二》(Samuel,“被上帝所呼召的"此为一卷),

《列王纪三》和《列王纪四》(Quammelch David,即"大卫的王国”,此为一卷),

《历代志书上》和《历代志书下》(Dabre iamin,即"年代记",此为一卷);

《以斯拉书上》和《以斯拉书下》(Esdras1 and 2)(Ezra.即"帮助者",此为一卷);

《诗篇》(Book of Psalms)(Sphar thellim);

《所罗门箴言》(Proverbs of Solomon)(Meloth);

《传道书》(Ecclesiastes);

《歌中之歌》(Song of Songs)[并非某些人所以为的"歌中之众歌"(Songs of songs),Sir assirim)];

《以赛亚书》(lessia);

《耶利米书·哀歌·书信》(Jeremias,Lamentations, and The Letter)(Jeremiah,此为一卷);

《但以理书》(Daniel);

《以西结书》(Ezekiel);

《约伯记》(Job);

《以斯帖记》(Esther);

在此书目之外,还有《马加比书》(Maccabecs);

在奥利金时期,其实现在的所谓犹太教的旧约正典还没有形成。所谓的第二圣殿时期翻译出来的七十士译本其实都不是犹太教《圣经》旧约的正典形成之后产生的产物,而是一个正典形成的过程当中的一个译本。所以在有传统教会里面,也包含了所谓的旧约的一些旁经。

奥利金提出的正典的概念,显然是针对当时的异端而提出的。比如在《马太福音注释》(Commentaryon Matthew)的一开始,他捍卫教会正典,并且证实,他只知道四部福音书:

  • 借着传统,我认识到,在上帝的教会里,只有那四部福音书是毋庸置疑的。第一部福音书由马太编写,他原是税吏,后成为耶稣基督的使徒。为了犹太信徒的缘故,他用希伯来文写成这部福音书。第二部福音书由马可编撰,他之所以如此行,乃是为了遵从彼得的指示。在彼得的书信中,他也被视为儿子:“在巴比伦………的教会问你们安。我儿子马可也问你们安。"(彼得前书5:13)第三部福音书由路加写成。为了外邦信徒的缘故,路加写于彼得,基督的教会建立于其上,阴间的众门不能胜过他。③他留下一封无可争议的书信[即《彼得前书》],至于第二封书信[即《彼得后书》]是否为其作品,则还存在争议。关于那位曾靠在耶稣胸膛上的约翰,我还需要说些什么吗?他留下一部福音书,并在其中声称,关于耶稣所行的事,他还能写很多,若是一一写出来,就是这个世界本身也容不下(约翰福音 21:25)。尽管被要求不可写出七雷所说的(启示录 10:3-4),④他还是写下《启示录》一书。此外,他留下一封很短的书信[即《约翰一书》],而且还可能写有第二封和第三封书信[即《约翰二书》和《约翰三书》],这两封书信加起来也不到百行,不过,它们是否出自他的手笔,还存在争议。

在这里,我们看到如果按照是否直接出自使徒之笔这个绝对要求,那么约翰二三书、希伯来书、彼得后书都可能不被纳入《圣经》的正典,那为什么后来又纳入了呢?之后会谈到这个问题。

在这里,奥地利再一次谈到他对希伯来书作者的看法,他说:

  • 《希伯来书》的用语并非像保罗所自称的那样粗俗(哥林多后书 11:6),而且就句法而言乃是更为纯正的希腊文, 本信内容精妙,并不亚于使徒保罗的真正书信……倘若我可以斗胆表明自己的看法,那我会说,就思想内容而言,本封书信是使徒保罗的,但就风格与结构而言,则是其他人的,此人记下使徒保罗的教导,并且就此给出自己的解释。早期教会将这封书信当作保罗真品,将之传承下来,肯定有其道理所在。因此若有某间教会认定此封书信出于保罗,也是值得赞同的。但是,此信作者究竟是谁,只有上帝才知道。按照我们的传统,作者可能是罗马主教克莱门,也可能是编撰福音书和《使徒行传》的路加。

这里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奥利金的说话方式跟现在所谓的一些圣经注释大师谈希伯来书的说法几乎是一样的,就是他们认为希伯来书不是使徒保罗的作品。原因在于,希伯来书的语言风格和结构构造方式和使徒信经大不一样了,所以他们认为作者应该不是使徒保罗。

但是他又同时提到,早期教会将希伯来书当作保罗的真品价值传承下来肯定有其道理所在。因此,现在很多学者认为,希伯来书虽然不是使徒保罗所著,但作者应该来自保罗的门徒圈子,内容是来自使徒保罗的教导。

五、一些历史文献

有一个德国的作家专门收集了《圣经》正典的历史文献,里面有很多的教父书信、地方会议文献啊,以下选取一些经典的段落:

1.老底迦会议:363年举行,教规60提及新约正典,除了启示录

  • 教会中不得诵读个人「创作的诗歌(ψaλuoús)或任何非正典书籍,教规59:,只能诵读新旧约正典书籍。(Hefele/Leclerca (1907) vol.1.2,1026)

* Boddens Hosang, F. (08 Mar, 2010).Establishing Boundaries (Leiden, The Netherlands:Brill),92,n96.

在老底迦会议规定教规的时候,其实这个地方会议的所有主教已经对《圣经》的正典达成了一个共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知道哪些是《圣经》正典,哪一些不是,不然教规59是不会这么写的。这暗示了一件重大的事情,那就是在老底迦会议的时候,教会已经确定了《圣经》的正典。

有的现代学者认为教规60有可能是后来插入的,但如果我们看教规59的话,就知道啊,即使是后来插入的,也是make sense的,因为教规59已经明显地告诉了《圣经》的正典必须是这些而不是那些的说法。

其实教会产生了许多非常经典的文献,这些文件已经过了版权期,但是大部分都没有被翻译成中文,很多甚至也没有翻译成英文,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必要。比如,希腊教父合、拉丁教父合集都是在那个时期而做的,圣经正典都是在这些地方会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形成的。那个时候的西方不是现在的西方,现在西方是一个LGBT横行的西方,是已经抛弃了他们老祖宗基督教信仰的西方,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还是保持了一个传统价值观基督教价值观的西方,许多文本的形成、材料的编辑都围绕着基督教的思想来做的,所以形成了很多宝贵的资料。

教规60提及新约的正典和奥利金的差不多,但没有包括启示录。

老底迦会议提到的旧约正典

  • 必读的旧约正典是: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约书"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撒母耳记上路得记、列王纪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
  • 第三类被称为诗歌(或智慧书),包含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或所罗门之歌)。
  • 第四类被称为先知书,包括五个大先知(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和但以理)和十二个小先知(何西阿,约珥,阿摩司,俄巴底亚、约拿、弥迦、那鸿、哈巴谷、西番雅、哈该、撒迦利亚和玛拉基)”

新约正典

  • 新约包括四个主要类别。第一类是福音书,它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 第二类包括历史书,使徒行传这卷书。
  • 第三类是书信。其中包括13封保罗书信(罗马书、哥林多前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和腓利门书)和8封一般书信(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约翰-二三书和犹大书)。
  • 第四类包括先知书、启示录这卷书。

2.阿塔纳修第39封节日书信

阿塔纳修的封节日书信是在367年在一个基督教的节日写的,肯定是在他做主教时候所写。

  • 既然,我们说异端已死,而我们拥有达致救恩的神圣著作的拥有者;并且,我怕一些单纯的人因着某些人的诡计偏离了他们如保罗对哥林多写的(林后11:3),的纯正,开始去读所谓的伪经(àπókpuФous)..我跟随福音书作者路加的教导(参路1:1-4):既然有人着手按次序为他们自己做伪经(àπókpuФa),并将之与神所默示(提后3:16)的圣经混合--关于这点,我们已经确信无疑,照着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教父的 (路 1:1),我….决定列出被纳入正典的著作。

*翻译参考了英译:Schneemelcher W. ed.New Testament apocrypha (LouisvilleKentucky: 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1991),49-50.希腊语版本参见: Zahn,T.edGeschichte des Neutestamentlichen Kanons (Erlangen,A. Deichert, 1890),210-212"

阿塔纳修令人欣赏的一点,就是其写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传讲或他的老师和上一任的主教传给他的一些东西,不讲别的。相比之下,读奥利金的话,你会读出他有一股好奇心,对未来充满了比较乐观的态度。阿塔纳修决定列出圣经正典的内容:

  • 《旧约全书》共有二十二卷;因为我听说,希伯来人中流传着这样的那么书信数量;它们各自的顺序和名称如下:第一卷是《创世纪》然后是《出《民数记》,然后是《申命记》。首埃及记》,接着是《利未记》之后是先是《创世纪》,然后是《出埃及记》接着是《利未记》之后是《民数然后是《申命记》之后是努的儿子约书亚,接着是士师记,然后是记》,路得记。在这四卷书之后是《列王记》,第一卷和第二卷被视为一卷书,同样,第三卷和第四卷也被视为一卷书。历代志》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也被视为一卷。以斯拉记》也是如此,第一卷和第二卷同为一卷。之后是《诗篇》《传道书》和《雅歌》。接着是《约伯记》然后是《先知书》《箴言》、十二卷被视为一卷书。然后是《以赛亚书》一卷;接着是《耶利米书》与《巴鲁克书》之后是《以西结书》和《但《哀歌》和《书信集》一券;以理书》,各一卷。至此,《旧约全书》构成。
  • 再说《新约》的[书],就不乏味了。它们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的四部福音书。之后是使徒行传和书信(称为天主教书),共七部,即雅各书一部;彼得书两部;约翰书三部;之后是犹大书一部。此外,保罗的书信共有14封,写作顺序如下。第一封是写给罗马人的;然后是两封写给哥林多人的;之后是写给加拉太人的;接着是写给以弗所人的;然后是写给腓立比人的;然后是写给歌罗西人的;之后是写给帖撒罗尼迦人的两封和写给希伯来人的一封;再之后是写给提摩太的两封;写给提多的一封;最后是写给腓利门的一封。此外,还有约翰的启示录。
  • 这些都是救赎的泉源,渴慕的人可以从它们所包含的活泼的话语中得到满足。唯有这些才是敬虔的教义。人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因为关于这些,主使撒都该人羞愧,说:"你们错了,不知道圣经。她责备犹太人说:"你们要查考圣经,因为这就是为我作见证的(太22:29;约5:39)"

基本上他所罗列的新旧约书目,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新旧约的书目。所以,使徒们所做的工作有两方面,一方面,他们拒绝一种异端——声称自己伪造的经典才是正统使徒的教导;另一方面,他们也驳斥另一种异端——声称受圣灵的感动就可以不需要《圣经》,直接从圣灵领受就可以了。所以教父们可以说走在一个中庸之道上,如今这种张力依然存在,《圣经》的正典确定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教会的工作已经做完了。下一步就是对《圣经》正典的解释,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这将是下一讲的内容,教会是怎么来告诉大家哪一种对《圣经》的解释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同样的《圣经》正典,为什么有的人读着读出了异端?教会里形成的大公会议传统将是下节课的内容。

其他的有益书卷:

  • 但为了更准确起见,我还要加上这一点,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除了这些书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书没有被列入正典,但教父们指定要让那些新加入我们的人阅读,他们希望在敬虔的话语中得到教导。《所罗门的智慧》、《巴拉的智慧》、《以斯帖记》、《犹第斯记》、《托比特记》,以及被称为《使徒的教诲》和《牧羊人》的书(The Wisdom of Solomon,and theWisdom of Sirach,and Esther, and judith, and Tobit, and thatwhich is called the Teaching of the Apostles, and the Shepherd.)但弟兄们,前者已被纳入正典,后者[只是]被阅读,也没有任何地方提到启示录。但这些都是异教徒的发明,他们随心所欲地写下它们,!给予它们认可并指定它们的日期,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它们作为古代著作,找到机会将单纯的人引入歧途。

在这里,阿塔纳修将旁经视为有益的书卷。引文中的《牧羊人》应该就是目前的《黑马牧人书》。

通过这节课,我们发现,要产生异端十分容易。照着这本《圣经》呢,把自己的想法跟《圣经》、使徒的话语融合一下就可以创作一部"经典",这就是异端的教导。

五、结语

在《圣经》正典形成的过程中,最早被确定为正典的是四福音书和保罗书信。他们判断正典的标准有这么几个:

  1. 有口头的传统。也即,符合使徒传下来的口头教导。

  2. 由使徒或使徒的同工写成(亲眼所见)。一些书信虽然不是由使徒亲自撰写,但是教父能够认出这些书信来自于某一位使徒。这个门徒圈子确信这是使徒的教导,那么他们就会认为这些书信具有使徒的权威性。

  3. [广为流传。]{.mark}

  4. 教父一致认可。有使徒统绪的教父们一致认可这本书源自使徒的教导。

现在,《圣经》还会有新的正典产生吗?当然不会了。这又将面临一个问题:如何解读《圣经》正典?这是下一次课程的主题。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