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是Xenia圣像师傅第三次讲座,如何敬礼圣像。关于Xenia三次讲座目录,请见Pdf往期下载

注:本文讲稿和问答环节由喵淼杪妙姐妹按照同声传译阿甲的普通话整理而成。我们相信阿甲当时的翻译,也认为整理的中文讲稿基本代表了Xenia的看法。我们也相信整理出来的中文讲稿和问答环节能更广泛地服务到不通西文的读者。然而同传的翻译和讲稿的整理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各位方家根据视频内容进一步指正。再次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版权声明:若要转载或引用此文,请用以下格式:Xenia圣像师傅《如何敬礼圣像》,阿甲同声传译,喵淼杪妙编辑整理,2023年10月13日网上讲座,伦敦:光从东方来事工,附上网页+引用日期。

若要引用本文,请参考版权申明

油管订阅和网盘下载,请见主页

简单总结如下:

不恰当地用法如下:

1)圣像不是艺术品,在教育功能外,圣像主要是用来祈祷,与其原型相交,建立关系的。

2)圣像也不是法器,本身没有什么超自然的能力;

3)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成熟,很多人把圣像印在咖啡杯上,T恤上,或做成书签等,很容易造成对圣像的不敬,不建议这样做;

4)不建议把圣像仍垃圾桶或仍放在地上,正确的方式是烧掉(看不到圣像了)。

如何敬礼圣像:圣像是用于与其原型相交的媒介。

1)在圣像前划十字,鞠躬,亲吻圣像(对于不习惯以亲面颊问候的民族而言,也可以以前额贴圣像,或者以手摸圣像代替)

2)在家里做一个圣像角,或祈祷角落(建议每天早晚一次在那里祈祷

欢迎赏赞我们的事工,请点击Donate.

讲稿正文

圣像画讲座

我们已开展了两期讲座,第一期是讲到这个圣像之争的历史背景,第二期讲到圣像的神学和它的意义。今天我们要谈到圣像的使用,所以今天的讲座将更加具有实践性。但这是好事,这对于我们很重要,是把我们的神学理念和信仰运用到生活的实践当中。

第一部分对圣像不恰当地使用

那么教会历史上,教父们经常谈到否定神学。基本的意思是说,我们以否定的方式——说上帝不是什么来谈论上帝。因为我们准确地谈论上帝是什么是非常难的,但是我们谈上帝不是什么却没有那么难。那我们首先要谈的也是使用圣像的否定方面,就是我们不恰当地使用圣像的方面。

首先,圣像不是装饰品

圣像画并不是只是为了视觉享受。如果我们把圣像挂在墙上跟其他的艺术作品一样放在那里,那么这个就是对圣像的一种误用。有一个朋友从前是一个新教徒,他有一次去了圣地拜访,去了伯利恒耶稣诞生的地方——伯利恒教堂,在教堂里有一个洞,洞下面有个石头,这个这个石头下方据说就是耶稣诞生的地方。这个新教徒就左看右看,然后不断地拍照片。在教堂里面有一个修士,抓住这个人的手,然后把他的手放到洞里面,不仅仅是想让他四处看看,而是希望他也能够去碰触那块石头,去感受耶稣小时候安放的地方。这也是我要谈论如何使用圣像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只是拿着圣像看看而已,就像这个人进这个教堂左看右看然后拍拍照片。

如果我们只是从外表来看这个圣像的话,那么这个圣像跟我们还是分隔的状态。但是当那个修士抓住这个新教徒的手伸进这个洞里时,就把他带到了基督的体验中。圣像在这里提供了一个媒介,将我们与基督和祂的母亲以及所有的圣徒、天主联系起来。圣像是为了邀请我们向天堂敞开我们的生活,将天堂带入我们的生活。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不向这种关系敞开心扉,我们只把它们看作墙上的装饰,那么他们是与我们分离的状态。

二、圣像不是法器,本身不具备法力

我们也有可能在相反的方向上出错,太执着于这个圣像的物质层面,也是另外一种极端,圣像不是法器,不具有法力。把任何灵性力量归于木头和油漆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我们认为圣像所使用的这些颜料啊或者材质具有某种法力的话,那也是对圣像的一种误解。

圣像的目标是将我们与所描绘的原型——也就是耶稣基督、上帝之母、圣人们联系起来,不是将我们与艺术品或木板本身联系起来。

早期的教父们总是这么说,美德处于两个极端之间。如果我们没有打开我们的心去跟圣像所描绘的原型相交的话,那我们和圣像的关系就是一种隔离的状态,就达不到圣像真正使用的功效。但如果我们认为这些圣像的材质和和材料有什么神奇的法力或者像巫术一样,那么也是另外一种极端。

关于这一点,我们有一个注脚。与其他圣像相比,有些圣像确实有更多神迹出现。比如有的圣像确实流下了没药,就是带着香味的一种液体,然后人们用一些棉布放在那副圣像的下方来收集这些没药。神父将收集没药的棉布拿下来,然后抹在人的身上。也有人确实因为涂抹这个没药,疾病得到了治愈。确实在圣像当中有一些特例。对很多人来说,如果他们亲眼看见或者得到这个特别圣像的祝福的话,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生命彻底的改变。

即使有这样流出没药的种种神迹奇事的圣像出现,我们仍然不要认为这个圣像本身有什么特别的能力,这一切都是由于上帝的大能造成的。上帝可能使用这些圣像以及它流出的没药来医病、来施展神迹,但这始终是上帝本身的大能,透过这些来施展。

三、不可圣像不敬,随意对待

第三个我们需要避免的就是,在使用圣像过程中与他们太熟了。这个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一个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很容易就能把圣像打印出来。在古代,没有现在这些印刷技术的时候,圣像是一个非常贵的物品,在那时,唯一获取圣像的途径是给圣像师傅付钱,然后定制一个。因此,那个时候的人们对圣像非常珍贵的,并且会把它当做一个传家宝一样的一代一代往下传。那时,教堂里的圣像经常受皇室或上层人士的委托而绘制。因为他们才能付得起费用请圣像师傅画整个教堂。由于当时这种现象,人们很自然的对圣像抱有很大的尊重。但今天,我们可以大规模打印任何我们喜欢的圣像,并把他们放在任何一个地方,就有可能对他们失去了同样的敬畏和尊敬。

第七次大公会议的时候明确,圣像里面有三个元素,第一个是名字,第二个是圣人后面的光圈,第三个所画的肖像要和圣人的原型相似。即使是今天比较粗糙的印刷技术印出来的圣像,只要它包含这个圣人的名字、圣人后面的光圈、还有圣人肖像,那么它仍然算是一副圣像。

这些成本低廉打印出来的圣像当然也是圣像,但是问题不在这点,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这些打印出来的圣像。如果现在人没有钱来请圣像师傅给他们专门地画一幅圣像,那么他可以自己去打印出来,只要对这个圣像恰当的表达尊敬的话也是可以的。

但问题在于,我们有时对圣像不尊敬。比如说如果我们把一个圣像放到我们的钱袋里,然后它被磨损了或者被破坏了之后就把它扔到垃圾桶里面,这个就是对圣像的一种不恰当的使用。

再比如说现在我们有的咖啡杯子上会印圣像,那么我们会反问,这个是一种恰当的对圣像表达敬礼的一种方式吗?或者说圣人们喜欢我们把这个咖啡倒到这个上面吗?还有把圣像印在衣服上,那么如果我们把衣服脱了随便扔到地上的话,这是对圣像的一种恰当的尊重吗?我觉得应该不是。所以总的原则不是印出来的这个圣像本身,不是圣像有什么问题,而是我们如何去对待这些圣像。**我们必须一直表达对圣像的一种尊敬,圣像总是激励我们去祷告,不应该将圣像扔到垃圾桶里面。**即使这个圣像由于时间的原因被磨损了或者已经不能再用了,那么也不应该扔到垃圾桶里面,而是应该把它烧掉。圣像也不应该被扔到地上啊、随意的放到地上,这种态度对我们知道如何敬礼圣像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需要表达对圣像的尊敬,因为圣像所描绘的原型是圣洁的,尤其是关于耶稣基督的圣像。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这也提醒我们,要恰当的使用上帝所赐予我们的一切。我们所使用的一切不是我们的,而是上帝借给我们的,当以一种讨神喜悦的方式来使用。

在诗篇里,诗人大卫这样说“诸天藉耶和华的命而造,万象借祂口中的气而成”。作为上帝的子民,我们应该去珍视上帝所借给我们的一切,去照他的心意去使用,而不是随意使用,然后扔掉。

圣像就是教导我们如何使用上帝赐予我们一切的例子。这也帮助我们谦卑,不认为自己拥有什么东西,而是上帝给我们,我们就以感恩的心照着上帝的心意来使用它,来珍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第二部分如何恰当地对圣像表达敬礼?

既然早期教会的基督徒们就已经开始对圣像表达敬礼,那么对于正教徒来说,对圣像的敬礼并不是一种精神上的尊敬,而是一种实际的行动和操练。上帝不仅造了我们的头脑、灵魂,也造我们的身体,是整全的人。

对正教徒来说,表达敬礼的方式是在圣像的面前画十架圣号,对圣像鞠躬,然后亲吻圣像。画十架圣号是圣化我们或者净化我们自己,以给我们能力可以去接近圣人;在圣像面前鞠躬,是表达我们来到了一个圣人面前,表达我们对他的尊敬,表示这个我们所面对的人要比我们更加的圣洁;亲吻圣像当然是表达我们对圣像的一种爱。

**通常来说,我们会亲吻圣人的手啊,但如果是耶稣的圣像的话,我们会亲吻祂的脚——如果能够在圣像当中看到他脚的位置的话。**对于正教徒来说,我们向圣像表达这种敬礼其实就是对基督表达尊敬。在多年的传统当中,我们只要看到这个圣像中耶稣的脚,就亲吻耶稣的脚,这是正教徒的一种习惯,是正教徒很自然的行动。

对于那些习惯亲吻圣像上耶稣的脚的人来说,可以想象,当他上了天堂的时候,他会很自然的来到耶稣的面前亲吻他的脚。

我们应该把圣像放在家里一个体面的地方,即放在墙上或者墙上的一个延伸出来的小桌台上,或者放在一个特别的桌子上。正教徒的家里面通常会留下一面墙或者一个角落专门用于放置圣像,这个地方专门用来祈祷。在那个地方通常也会有油灯在燃烧,有一个、三个或多个。也可以焚香,用一些很小的香炉,放一些香料到里面焚香。如果可以的话,圣像放置的位置,是我们站着对他们祈祷时脸朝东方的这样一个方位。东正教教堂也是朝东建造的,这是因为基督是公义的儿子,东方是光的发源地。

我们看到有作为基督之光降临的圣像。所以我们面向东方祈祷的时候,总是期待着光明的到来。所以,这个地方被称圣像角或者祈祷角,即使它不是一个角落我们也把它称为角落。

这个圣像角不是一个书房内或者办公的一个桌上或者厨房内的一个小桌台上,而是一个专门用于祈祷的地方,因为你放在那些地方的话容易分神。虽然圣像角不建议设置在这些地方,但是这些地方也是可以放置圣像的,比如在办公的地方或者做饭的地方摆放圣像可以让你在办公、做饭、吃饭的时候通过看到圣像来提醒你祷告。

设置一个放有圣像的专门用于祈祷的角落对我们会很有帮助。

首先、这样的一个圣像角跟房间的其他地方有所区别,就可以帮助我们在祈祷的时候专注于祷告,不被其他事物所分心。有一个圣像角落也提醒我们把房间的一个地方专门用于服侍上帝,并且也提醒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上帝给我们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把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在圣像角落里祷告,如果说早上或者晚上有一段时间在这个角落里祷告的话,你做的其实还可以了。那么即便你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祷告,你只是看一眼这个圣像角落在那里就很有帮助,记住上帝在你的家里和你的生活中都有一席之地。

对于很多正教徒来说,当我们经过这个祈祷的角落的时候,我们会画十字架的圣号然后做一个简短的祷告。不需要做一个很长的祷告,直接在心里说主怜悯我就可以了。它也提醒你每天要向上帝祷告。我们看到圣像并对其作出响应的频率越高——即使只是很短的祈祷,我们就越习惯于时刻记住上帝。

最后我想提醒的是,就是圣像必须跟所绘制的肖像的历史背景相连接。即使在圣像中,不需要描绘得和现实一模一样,但它仍然需要能识别出圣像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如果你还记得我们说过第七次大公会议给了我们三个圣像的特征,其中之一是要有相似性。因此,如果圣像所呈现的与圣人所处的历史场景不相似,它所描绘的就失败了。

主耶稣基督诞生于一世纪,属于巴勒斯坦的犹太血统,如果我要画耶稣受难的场景是祂穿着t恤和牛仔裤,那就是和历史事实之间的脱节,在这种情况下,相似性被打破了,圣像就失去了它的用途。

还有这种情况也是,当人们试图把耶稣描绘成金发碧眼或者是非洲人或者来自其他地方的人,那就不再与历史事实的上帝之子有关系。这也适用于更现代的圣人,圣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如果我们把他们画成和一世纪的使徒穿着同样的衣服,这仍然是一个错误。

一副描绘了天使长加百列从洪水中拯救了修道院的圣像,事件是9世纪发生的,那么场景中的修士的服饰就应是9世纪的修士服装。一副中华殉道圣人的画像,描绘的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的时候的殉道事件,那圣像中的神父是神父的服饰,但其他的人的服饰可以看出来是那个时期的中国人的装扮,而不是来自其他地区的。圣像所绘制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的事实,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圣像画描绘的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话,那么就只是出于一个人的想象,而幻想不符合正教精神。早期的基督教作家尤其是关于祈祷的作家灵修生活非常严格,需要避免幻想,要严格限制自己的想象力,因为在幻想中,是我们自己的世界,我们在扮演上帝创造我们自己的神灵。上帝创造了我们面前的世界,但当我们进入幻想中,我们就离开了现实的世界,进入了自己所创造的世界,进入自己想象的世界;那时,我们就离开了上帝。因此,圣像总是把我们联系到上帝的事实当中、教会历史的事实当中,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想象当中。上帝的真实的世界是远远超过我们肉眼可见的现象世界的,这个上帝的真实、上帝的宣告、上帝的国已经在我们当中了,这就是圣像正试图引导我们进入的现实。

我们现今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幻象和欺骗,还有很多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但是上帝的世界从不改变并且始终美丽。圣像向我们见证我们相信的上帝的世界是真实的,我们与圣像交流的次数越多就越能学会如何参与到上帝的国之中。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即使我们还生活在地上,圣像也将引导我们生活在天国。

问答:

1.问:东正教圣像和天主教圣像有什么相似或不同之处?

  答:东正教的圣像当然跟拜占庭帝国和第七次大公会议有更深远、更紧密的联系。从800年到1400年,正教一直练习同样的技术,保持同样的圣像传统,他们的圣像变化较小,相比天主教圣像来说,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认为正教的圣像对圣像的功能做了更具体的说明,更具体的规定了该如何制作圣像以及圣像的规范应该是什么。**圣像的功能和用途是让我们与圣人建立关系,保持传统的圣像绘制技术和规范使得这基本的功能可以实现。**我不太了解天主教圣像,但我看来,历史上或大家对待它的方式更倾向于是天主教的艺术,所以天主教的圣像会随着时代艺术发展而改变,比如说绘制方法、展现方式会随着时代而产生变化。

**东西方教会的这种差异其实可没有出现那么长的时间,其实在一千多年以前他们是一个教会,还没有正式分裂,所以他们之前的圣像的风格和绘制技法其实是很类似的。**对于东正教来说,他的圣像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12世13世纪以后,对西方来说,他们随着这个时代的变化,绘制技法风格有了变化。所以你看一个八世纪的时候西欧圣像的话,那么他看起来跟拜占庭的圣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当时他们都属于东罗马帝国。

**当文艺复兴的时候,所有天主教的圣像看起来都像文艺复兴的那种风格。那么到了现在,天主教圣像现代的技法又不一样了,你甚至可能在天主教教堂里面看到非常抽象派风格的圣像。**在正教圣像中,时间从800年到文艺复兴再到现在,你会看到圣像会有微小的差异,但它们不会看起来像不同的艺术形式。

**我个人认为,这是由于东正教对圣像的认识是圣像是把人带入与圣人或者与上帝相交的媒介作用决定的。但是,对于这个西方教会来说,他们认为圣像的主要的作用是用于教育,就是绘画出来的圣经,用于教育那些些不识字的人关于圣经的故事,所以教育性更强一点,相交性少一点。**所以这些潜在的差异和制作圣像的出发点就导致了视觉上的差异。这是我尽己所能的回答,毕竟我不是研究天主教圣像的专家。

2.问:关于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的圣像区别,正教的圣像里耶稣的脚是分开的,天主教的圣像里耶稣的两只脚是合在一起的,请问这种区别有何含义?

答:我不认为这个是神学上的差异,这只不过是一个实践的层面,就是东西方可能对于耶稣钉十字架当时的这种景象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关于这个耶稣受难的解释当然会有不同,但不会具体到这个脚是怎么摆放的。

对天主教来说,十字架上的耶稣就是一个尸体。因为天主教非常强调基督的受难和十字架上的受苦,乃是我们最终得解救的一个根源;但东正教更加强调基督的复活,基督确实在十字架上死了并且确实是我们信仰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基督的复活把我们从死里带入复活当中,当祂从死里复活的时候,祂把所有的死者都带入了复活,正是通过这一点,死亡不再拥有支配我们的力量。

所以你看东正教的耶稣受难圣像的时候你看不出那种悲剧苦难、痛苦表现在圣像当中,基督虽然死在十字架上了,但祂的身体仍然有力量,因为对于正教徒来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复活——即使在被钉十字架的那一刻。

3 问:每一幅圣像都需要神父祝圣吗?

答:在圣像之争的时候,并没有祈祷祝福圣像的这种现象出现,这是反而是破坏圣像的人——那些不喜欢圣像的人——用来反对圣像的原因,因为他们认为圣像没有被祝圣。

破坏圣像的人说圣像没有得到祝福,因此它们不是神圣。**教父们回应说,正是圣人的存在造就了圣像,而非神父的祈祷祝圣。**当然,在这个1,000年以后,我们确实有为这个圣像祝圣的祷文,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操练,如果能找到神父祝圣的话,那当然是可以的。但并不是这个神父给圣像祝圣的就让这个圣像成为圣洁的,而是圣像所绘制的圣人使这个圣像成为圣洁的。当圣像得到祝福被特别献给上帝时,我们应该更加小心地处理和使用它。我们把我们的东西奉献给上帝是件好事,当然去把这个圣像让神父祝圣也是好的,但根据第七次大公会议的决议,圣像只要具有了名称、光环、相似性不管有没有被祝福,它仍然是圣像。

4.问:中国人见面不像其他国家的人一样拥抱然后亲脸颊来问候,面对圣像的时候就很难去亲吻圣像,我认为这个有中国文化的因素。因为我成长的环境大家见面不彼此亲吻、亲脸颊问候的。所以请问,如果是有不少的中国的正教徒,敬礼圣像的话还有必要去亲吻圣像吗?

  答: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可选项,就是用你的前额来贴这个圣像,比如罗马尼亚、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的正教徒有这种习俗,有的是亲吻以后再用前额贴一下。对圣像的敬礼还是需要有身体的接触的,就是你的身体的一个部位必须接触到这个圣像。

另一种可选项,就是小孩子如果他不够高的时候,可能就直接用手去触摸圣像就可以了。总体来说,对待圣像的方式就是把它当做我们的最亲的人来对待,如果你觉得怎样对待至亲合适就以这种方式对待圣像。我想这个对于中国的信徒来说,也许就是亲吻这个动作可能他们不习惯,但是我相信,他们会找到他们自己的一种方式。

5.问:为什么正教圣像从来没见过圣人微笑的状态?

  答:圣像不是用来表达圣人的情绪的,因为情绪总是在变化,圣像总是定格在这个圣人最本真的部分上面,所以,圣像也不会激发你的一些情绪出来,或者说你看圣像的时候,它也没有什么情绪表达出来。

新教有一些音乐或者表达形式非常情绪化,让你处在这个情绪当中。但一旦你离开这个状态,你就又进入另外一个状态。**因为情绪总是在变化。但是圣像的这种使用是进入比情绪更深的地方。**这样的话,即使你情绪产生变化,你跟圣像的这种交流还在,所以它进入的更深一些。

圣像总是带给我们这个忏悔、谦卑、激发我们对上帝的爱,而这些东西不是一些情绪化的东西。圣像和一个希腊词有关,意思是带着喜悦的忧愁,是在这种忧愁同时又与上帝同在的喜乐当中保持一种平衡。

6 问:你说的相似性,是说圣像画的圣人就是那个人长得样子吗?

  答:是的,圣像和绘制的原型一定是具有相似性的。比如说使徒彼得和保罗他们都有各自的面部特征,从5世纪到现在仍然保留下来,没有变化。那为什么相信这是使徒们的真实面貌呢?那么有一些可能不是特别有名圣像,我们仍然能够找到一些工具去判断,比如说他生活的年代、他的身份是修士还是主教,他的服饰,面容有没有胡须,有什么其他方面的一些特征等,我们试图在圣像当中通过这些东西把圣人的历史背景凸显出来同时把他的长相特征也尽量的保留下来。这个是第七次大公会议的其中一个决议,就是绘制的圣像必须与他的原型保持相似性。

在正统传统中,你总能认出基督的脸,耶稣的面貌也许并不总是完全一样,但实际上都是基督所处时代的写照,比如,头发刚好落过肩膀,上面是直的,下面是卷的,留着棕色的短胡子等等,这些特征在基督的圣像上应该是一直有规范的。虽然基督的圣像出自不同的画家,会有点不同,但应该能被人认出是基督的圣像的,如果说基督的圣像变成了一头金发和一双蓝眼睛等,那就是不正确的。